DeFi 基本課:Crypto 門外漢應如何開始?
與一位朋友聊資產配置及財富傳承的話題,令我體會到,其實香港有很多我這年紀的人,對 從未涉足 crypto 但其實有興趣參與,但不知道應如何開始。我沒有靈丹妙藥,但值得從與這朋友的對話中歸納一些要點,與大家討論。
通告:上篇會員專屬的《創業心得:不用日久才能見人心》,我在發佈後又加入了一個公開的 Podcast 作導讀,歡迎大家點擊原文收聽。
前言
話說與一位同年的朋友聊資產配置及傳承的話題,令我體會到其實香港有很多我們這年紀的人,有個小家庭,有點資產,從未涉足 crypto,但亦不抗拒嘗試,更可能會覺得這是必需要納入至資產組合的成員,但每天聽新聞,卻始終不知道應如何開始。
我沒有靈丹妙藥,但值得從與這朋友的對話中,能歸納一些要點,希望通過本文與大家討論。嚴格來說,本篇並不算是直接的 DeFi 教學,因為探討的對象是完全的 crypto 門外漢,但仍應該歸類為「課堂」,始終,若連開始進入 crypto 都遇到困難,之後又如何參與 DeFi 呢?
我想令此文作為一篇會持續更新的文章,成為新手的入門導讀。因為我未必會明白一個完全未進入 crypto 世界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希望大家踴躍分享本文給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如你看到一些環節想了解更多,歡迎留言發問,我會更新文章來回答。
應該選甚麽幣?
對傳統的香港中產人士,他們的投資不外乎就是物業及股票,股票甚至可能只是投資港股,連美股都欠奉,就算撇除我作為比特幣信徒的角色衝突,我仍然只會建議門外漢以比特幣開始,若要稍作分散,就加多一款以太幣,這兩個龍頭,佔整個加密貨幣市值逾 65%。比特幣自帶長期通縮特性,供應已設上限,並不會像股票一樣會定期配售新股稀釋股東的權益;以太幣則較複雜,雖然會持續釋放新供應,但卻又有焚燒 (burn) 的基制,會因應市況將部份新供應回收並消除,所以有可能呈通縮狀態。
簡而言之,持有比特幣及以太幣,可以挺放心,不需擔心像股市中常有管理層胡亂玩財技來改變持有者結構從而剝削小股東的情況,這情況往往是一些股票為何令股東輸錢的主因。
雖然比特幣市值已是巨無霸級別,逾 5,700 億美元,比台積電或騰訊的市值還要大,若你用股票角度看,就可能會覺得比特幣上升空間會少過一些小幣,請不要這樣想,因為比特幣的特性是股票所沒有的,簡單概括:
供應設上限
沒有「配股」這回事
沒有「派息」這回事 (亦因此沒有「以股代息」)
其他幣要跑贏比特幣,總的來說是非常難,我有幾篇與此話題有關:《為何散戶不可能找到漲百倍的新幣》及《 “為何散戶不可能找到漲百倍的新幣” 的補充》及《我認為 99%的加密貨幣長期來看都會跑輸比特幣》等。
應該買多少?
這就真是非我所能解答。於我自己而言,直接及間接地,我有八成以上的財富是 crypto,當中最大及第二大比重的就是比特幣及以太幣,餘下兩成就是法定貨幣及穩定幣,所以你問我應買多少 crypto,我實在不懂回答。
我的資產中是完全沒有股票 (MPF 及父母住的物業就不計啦),因為自己經過廿年以上的投資經歷後,我的結論是股票是不可靠,風險及回報亦不成正比,因為時至今日,pre-IPO 的融資階段已太多,涉及的大戶太多,水亦太深,當一家公司終於能上市時,已有很多早期投資者要割散戶韮菜來套現,所以留及散戶的上望空間非常少;偶有上市後升幅較好的例子,但這些奇葩其實散戶能買到的數量又會非常少,甚至大部份時間是撲空,那麽最終散戶在股市上能有甚麽回報?
地產投資我興趣就更低,莫說本來我就認為香港地產只會一直跌,這是個以十年計的跌浪,就算不是這因素,我認為為了物業投資而要被鎖死一大筆資金,對我來說的機會成本很大,因為這意味我要減持 crypto 的比重。海外物業?我已非物業投資能手,還要隔山打牛,貪字得個貧,不會做。
(可參考的相關內容包括《通縮才是中國最大經濟危機》及《香港人,你要開始勒緊褲頭》)
我就是這樣思考的人,所以問我應買多少 crypto,真是問錯人了。
你對 crypto 應該抱怎樣的心態?
我當然希望大家去學習真正的比特幣精神,歡迎點擊這裡重溫我有關比特幣的內容。但我亦明白大部份人都不會理會這些價值觀及思維方面的高層次問題,他們只是出於投資角度去看 crypto,那麽我就將話題收窄至只談比特幣,對於純投資角度而言:
比特幣令投資組合更多元化
比特幣可以抗通脹
比特幣潛在升幅巨大
比特幣在金融危機中往往會變得更強大 (《比特幣在中心化金融的危機中崛起》)
以自己管理私鑰的方式來管理比特幣,可以避免資產被凍結
因為本文針對的是我的一些門外漢朋友,他們一向沒有看我的內容,所以容許我一再用這個用了多次的例子來說明:現在與我對賭,十年後我給你 $30,000,你給我一個比特幣,你夠不夠膽賭?用更專業的金融述語,其實就是你夠不夠膽做比特幣的十年淡倉。我亦經常說,比特幣已過了破滅的階段,它已運作了 13 年,今天就算是美國證監都不敢說它是證券,既然它已過了破滅的階段,它會否一直只停留在現水平?顯然是不會,它停留在現水平代表它本來想解決的問題並不存在 (中心化的無限制印鈔機),但如果這問題真的不存在,比特幣其實不會停留在現水平,而是會消失,正正是印鈔機這問題在這 13 年越來越嚴重,才會催生出今天的比特幣以至整個 crypto 市場。
你要避免甚麽?
對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高息」「理財」產品,千萬不要沾手,當你基本功未夠時,貪這些小便宜,因小失大。就算連我都試過因此損手,尤其一些香港本土的平台 (或許台灣都有) 用一些高息作招徠,千萬不要參與,不要使用這些平台。
我建議由比特幣開始亦是因為比特幣是非常簡單的躺贏之選,買了然後持有,交給時間就好,因為人性不變,一日印鈔機繼續開動,比特幣長期只會升值 (《債務上限、印鈔與比特幣》)。
如何買入 crypto?
要買比特幣,難以避免是要用中心化交易所,對散戶而言,用中心化交易所較用 OTC 可能更安全。我舊文曾介紹用 Kraken 的出金入金方法,我自己就從未用過香港兩家獲證監會發牌的交易所,所以難評論。雖然我對 Kraken 有一定的信心,但我並不會認為依靠單一交易所是好事,所以如果用中心化交易所是無可避免,就不如分開幾間,在 CoinGecko 上可以看到按其 “Trust Score” 排名的中心化交易所名單,大家可以自行選擇,千萬不要使用一些香港本土的平台。
如是者,一個做法是可以利用 Kraken 來入金,然後在 Kraken 上兌換為 USDT,再將這些 USDT 發去不同的交易所來盡量分散風險,然後再以這些 USDT 買入比特幣或以太幣。
如何保管 crypto?
承上,若未有信心自己管理私鑰,退而求其次,就只能放在中心化交易所,若分散到四至五家交易所,都能一定程度分散交易所個別的風險。我這說法可能會被 crypto 信徒口誅筆伐,但我是個務實主義者,我明知大部份人,或至少本文的對象,對 crypto 的出發點就是資產配置,我們硬要塞進其他理念,只會徒增入場門檻,令人打退堂鼓,對普及 crypto 沒有益處。
當你慢慢進入 crypto 的世界,想更進一步,就可以嘗試自己管理私鑰,實現「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的精神,真正管理自己的財富,這才是比特幣以至 crypto 的真義。由於本文是針對完全的門外漢,我就先不多說如何管理私鑰,日後再另文說。
題外話:財富傳承
我當然認為比特幣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財富傳承的工具,它非常簡單易明 (參考《比特幣難明白?》 ),又已過了摸索的階段 (已運作了 13 年),又能免於被審查、被凍結及被充公的恐懼 (自己的比特幣自己管),留一個比特幣給子女是挺好的想法 (《你的目標:「wholecoiner」》)。
但容許我多口講一句,我自己從不主張要為子女留財產,為人父母,只需要做好這兩件事:
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子女最好的教育
規劃好自己的餘生,不要成為子女負擔
不用擔心他們長大後沒錢,沒錢他們會自己賺,你要給的是最好的教育 (例如語言,只能是在年紀小的時候學,這就一定是父母的責任) 令他們能用自己的方法、按合乎自己的價值觀的方式賺錢,你的財產規劃,就是規劃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就好,一旦父母兩個能照顧好自己,子女少了這後顧之憂,發揮的空間就已大了很多 :)
比特幣已開始了一場由下而上的財富革命,通過平民百姓的參與來改變由精英階級主導的財富分配規則,令社會發展得更公平均衡,這機會是歷史上絕無僅有,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情況已越來越明朗。我推動比特幣、加密貨幣及 web3 的市場教育,希望令更多人能把握這個機會並獲益於這些科技,令大家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歡迎你轉發這文章給你的朋友,並懇請你向朋友推薦本欄。
延伸閱讀:
笑死,「或許台灣都有」
多謝你病左都堅持分享🙏把聲好似溫柔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