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欣賞陸東,其書《智者傲行》我亦推崇,但不代表我照單全收。我是對散戶用巴菲特的投資法,有所保留。陸東細說自己的經歷,但畢竟是一個上等人的經歷,他如何地說,亦只是一個上等人經歷,他說從工人學到很多智慧,你們誰有工人?我沒有,身邊好友也沒有,因為大家也是草根出身;而他父親是有司機的,我們呢?或許我們可能有一個做司機的父親吧。
陸東說他人生第一次買樓是89年六四後,旭和道200多萬的單位,九成按揭,二十幾萬首期,「可謂檔埋底褲去買」,他的底褲是 89 年六四事件後的 20 幾萬。旭和道在哪裡?香港大學後欄,半山啊。89 年的 20 幾萬即是多少?我沒有工具分析,但按近 20 年香港的消費物價指數大概推斷,應該是現在的約 50 萬吧。
要知道,恆指六四事件後,單日便跌去 22%,合計自 89 年 5 月的高位回落了 37% 了!試回想,合理的價值投資者,在 2008 年 9 月恆指 20000 點的時候也會認為價格合理而入市,但不足兩個月再由 20000 點跌至 10000 點!10000 點是便宜,路人皆見,但錢呢?何來金錢再買?至今天恆指仍然是 20000 點附近罷了!
我想說,就算陸東 89 年的 20 多萬只是今天的 50 多萬(我相信靠自己能力獲取 50 萬的年輕人有不少,我自己是在做了兩年多工作時儲到的),但要知道這是六四股災後的 20 多萬。對我輩草根而言,不是不知道恆指在 2008 年 10 月 10000 點時很便宜,最慘是在20000 點時已覺得便宜, 18000 點亦很便宜, 15000 點更加便宜 - 不只是我輩,林森池說便宜,陸東自己亦間接說是便宜 - 低過其合理值吧?
不妨再閱《從巴菲特淺談我對價值投資的迷思》一文。
我認為我們要做的是分析別人成功的背景,看當中的智慧及決策的掌握及執行力,然後加以配合自己的情況。我們沒有工人,但可以找一個模範來學習當中智慧;沒有司機,亦可從其他前輩得悉歷史典故;未能於 89 年用 200 萬買旭和道,亦可於 08 年用 70 萬買屯門市中心喔,十零萬首期應該有吧?。
但陸東中間說過一段,很是過癮:
「由幾萬上一百萬,不是太辛苦;一百萬上一千萬,很快;一千萬上一億,極快。除非含著銀匙出世,或者阿爸阿媽剩落,否則大部分人第一筆錢一定靠儲;有了少許資本,便要投資,財富才會越滾越大。巴菲特也曾說過,投資致富其實很簡單,就像滾雪球一樣,首先要有小小的濕雪(本錢),跟著找到一條長長的滑坡(大趨勢),投資不論本金多少,重要的是,要盡早開始。」
最過癮是頭幾句。
「幾萬上一百萬,不是太辛苦。」
我不諱言,我是靠衍生工具加速自己獲得第一個一百萬的 (不是美元,港元罷了)的。我是在 2007 年 9 月勉強加入了這個行列,我 2004 年 7 月開始工作,月薪 1 萬,但是 13 個月。其實一開始不太多錢買股票,因為要讀書(當時為考會計專業試,要先讀一個conversion program)。第二年加了很多人工,1.4 萬,因為中銀當時開始薪酬改革,我投資的本錢增加了,我買過很多股票,差不多全部也是獲利時沽出,不是我特別英明,當年的股價波動實在沒有 2007 年開始般大,就算買時不是低位,但整體形態是向上的,中間很少突發的不利消息殺跌,是故坐艇時其實都不太在意,而且,我任職銀行有些買賣股票的限制,例如買進後 14 個工作天內不可以沽 (是否很搞笑?這就代表減少了銀行從業員投機嗎?),所以根本就不容許止蝕 - 因為期間縱跌,14 日後都升了。我獲利特別多的股票,我記得有富力地產 (2777),中國鋁業 (2600),太平洋航運 (2343),中國遠洋 (1919),安徽海螺 (914),鞍鋼 (347),A50 基金 (2823) 等等等等。
直至 2007 年再加人工,至 1.9 萬了,而且收到 2006 年的花紅,有 5 個月!令我的本錢又大了。但我於中銀的生活亦近尾聲。2007 年中我離開了,當時的身家應該約為 60 多萬。但在恆生做了兩個月我又離開了,嗯,因為麻麻地。。。算了,無謂講了。離開恆生卻巧妙地讓我親歷 8 月的經典市況。
我說我是靠投機加速了增長。當時,8 月上半個月,大市其實已經偏弱,表面看,恆指跌幅尚算溫和,半個月跌 2000 點,10% 之內,不是很過分,但其實個別股票跌幅已不少,我那些貨部分已經有 20% 虧損了,我忘記當時為何會這樣做,但我的確是做了 - 就是止蝕,如我沒記錯是 8 月 17 日前三天,應該是 13/14 日左近,我止蝕的同時,反手入恆指 put 輪 - 對,我當時算是一個有研究窩輪的人,很多新朋友當時接觸我的 blog,亦因為我有分析窩輪。我是吃了超過一千點的跌幅後離場觀戰的,剛用 yahoo 查看,自 8 月 14 日收市計,至 8 月 17 日大奇跡日,最多跌過 2600 點呢。這些造淡行動,補回了 8月上半月的虧損有多。但仍未是關鍵。(事後再回想,可能因為造淡贏了錢,令我在隨後兩個月的升市中較保守,唉。。。)
關鍵來了。我在 9 月初,其實買了少許港交所 (388) 的 call 輪,但只是雞仔注。到一個星期五 (事後查看是 9 月 7 日),我一直觀察港交所股價,臨近尾市升得很急很急,很過分,一隻大股可以買得這樣「凶狠」,很大成交,見到不斷有大手買,很不尋常,當時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但不知何處來的勇氣,我不沽出 call 輪之餘 (是星期五啊),反宜再大注買 (大注是相對概念吧,對我而言是大吧),亦是在週末才真相大白 - 政府入股港交所。我是在接著的一個星期沽出全部 call 輪的,賺了一倍 (事後當然又呻笨)。本錢又多了一點。
嗯。。。我可以說,我現在不會沾手這些窩輪了,我認我幾個月前還有買牛熊證小賭怡情一下,但我以後亦不會了。嗯。。。究竟第一桶金是否應該靠投機來加速呢?至今我對此仍是未有結論,我叫朋友不要玩,但我自己卻這樣賺過錢。。。
「一百萬上一千萬,很快」
因為金融海潚摧殘,我目前還只是在橋的一端剛剛開始,遠遠未達另一端,太遠太遠了。真是如陸東所說,「很快」嗎?我不知道。我當然希望很快啦!各位不妨見證一下。
「一千萬上一億,極快」
嗯,我對這句反而更確認。何解?因為我相信,如果真能夠以「很快」的速度上一千萬,我「Terence Lam」這名字還不揚名立萬?!全港起碼會有一百萬人對這名字有興趣!出了名我有更加多的可能性可以伸張了,寫一本「散戶大破巴菲特」都過足癮吧?
不過,無論如何,說得最對的還是最後一句:
「要盡早開始。」
比特幣已開始了一場由下而上的財富革命,通過平民百姓的參與來改變由精英階級主導的財富分配規則,令社會發展得更公平均衡,這機會是歷史上絕無僅有,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情況已越來越明朗。Mclarentee 推動比特幣、加密貨幣及 web3 的市場教育,希望令更多人能把握這個機會並獲益於這些科技,令大家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歡迎你轉發這文章給你的朋友,並懇請你向朋友推薦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