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基本課:菠蘿包冇菠蘿,加密貨幣錢包都冇錢
加密貨幣騙局能得逞,與大眾缺乏基本知識有關。本文試圖用生活化例子,為新手解釋包括區塊鏈、加密貨幣錢包、私鑰、公鑰、加密貨幣錢包地址、終極恢復密碼 (secret recovery phrase) 等概念。
加密貨幣騙局橫生,不少人容易被騙,是因為對加密貨幣缺乏應有的了解,其中最多人無視的就是去中心化的重要性。要了解去中心化,就要明白「not your keys,not your coins」這道理,而這又涉及對「加密貨幣錢包」及「私鑰」等的了解。本文試圖用不同的例子來加強新手對以上概念的認識。
在開始本文前,你對以下內容可能有興趣:
「錢包」一詞是嚴重誤導
「加密貨幣錢包」這詞彙,雖是約定俗成,卻是有嚴重誤導性,因為你的加密貨幣從來不在錢包中,你的加密貨幣是記錄在區塊鏈上,比特幣網絡是一條區塊鏈用來記錄比特幣的交易,以太幣網絡又是另一條區塊鏈用來記錄以太幣的交易。區塊鏈就像是一本公開的數薄。而你的錢包,無論是各種交易平台提供的錢包工具,還是像 Ledger 或 Trezor 這些冷錢包,或像 MetaMask、Keplr、Desmos Profile Manager 等軟件應用類的熱錢包,內裡從來沒有加密貨幣,只有私鑰,這些錢包令你可以用你的私鑰來操作區塊鏈上屬於你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所以「錢包」其實更應該叫「鑰匙包」。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私鑰,若你遺失私鑰,你就永遠無法再用該私鑰操作本來以它管理的加密貨幣地址中的加密貨幣,這代表你會永遠遺失了這些加密貨幣,世上沒有人能再為你取回該私鑰。亦因為私鑰是最重要,所以萬一你遺失了你的錢包應用 (例如 Ledger),只要你仍有私鑰,你就可以用新的 Ledger,輸入舊的私鑰來控制該些加密貨幣。
我會用更多例子說明。
郵箱的例子
大家的住宅大堂一般都有個地方是放置各住戶的郵箱。有人想寄信給你,你就給他你的地址,郵差派信時就按你的地址將信件放進你的郵箱,寄件的人及郵差都會知道你的地址,但他們卻沒有鑰匙打開你的郵箱。
區塊鏈的公鑰 (public key) (或由其所產生出來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 (wallet address),下文再說) 就像上述的住宅地址,你是可以告訴別人,讓他們可以將密幣發給你 (就像將信件放進你郵箱);區塊鏈上的私鑰 (private key) 就像郵箱鑰匙,用來打開郵箱,你要將私鑰保密,不能告訴別人。
公鑰 - 就是可以公開
私鑰 - 就是必需私密